2021
10/27

商汤科技发布会:人工智能企业的发展战略布局与困惑

      商汤科技2019年“大爱(AI)无疆”人工智能峰会于5月15日在北京成功举办。会上,商汤发布了11款硬件,以及覆盖智慧城市、智慧医疗、智慧零售、智慧教育及AR五大领域行业解决方案。
一直以来,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最大难点是落地;而让人工智能公司延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则是变现。目前,即便放眼全球,能够依靠自主营收生存的人工智能企业还不多,要么靠母公司输血,要么就像商汤这样,通过融资着眼未来盈利。
商汤科技是中国乃至世界领先的人工智能算法研发公司,其峰会内容主题,代表了该公司的最前沿研究成果;同时也流露出,以商汤科技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企业的发展战略。下面我们就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趋势、AI企业生存状况试做一番解读。
先来窥探一番,商汤都透露了哪些人工智能的发展走向?


1、产品具象化
AI算法是一种看不见、摸不着的东西,只有搭载在服务器上,并在运算、分析后将结果呈现出来,人们才能对AI算法有具象的概念。
正因为如此,算法值多少钱?很难去定义,一度让用户或合作伙伴的付费意愿不强,于是不少人工智能企业将算法植入服务器中,实现了算法从软件到硬件的具象化,并通过硬件来实现销售变现。这一点在安防领域尤为凸显。
本次商汤一口气推出的新硬件达11款之多,这放在AI进化发展史上都是极为少见的;而其最大的影响力在于,以商汤的身份和地位来大力推动,或将引发一众算法公司的齐头跟进——将算法具象化作为重要的变现手段。


2、从算法孤立到平台化融合发展AI算法发展到一定高度后,后续再寻求精进难度很大;另外,一般的AI公司无法与商汤这种拥有千人级高端人才研发团队相抗衡,他们为了在应用中获得不亚于行业龙头的体验,将智能化从单一应用发展到平台化运作,主要表现为多数据融合综合分析。
本次商汤重点推出的产品,并不是算法,而是以“AI City”之名发布的“端边云”一体化方案,其覆盖公安、交通、地产、银行、校园、社区、空间和场馆等8大场景。从商汤的定位来看,此次发布智慧城市大脑级平台,说明商汤的技术战略已经出现分化,一是继续在算法领域精益求精,但有所放缓;二则不再满足“被集成”的被动局面,开始寻求顶层设计话语权,欲以全面的AI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身份参与市场活动。
多场景、多算法、多数据融合的平台化发展,是AI综合技术能力的最高体现,进军AI能力中枢,展示了商汤参与智慧城市智能核心竞争的雄心。

3、B2B业务指向大安防
接触商汤多年,即便它也去参加安防博览盛会,但从未见其明确标注“安防”标签。不过,自始至终,商汤的AI算法,更多的还是要依赖于视频图像分析。
本次展示的产品中,除医疗解决方案外,其他解决方案都离不开监控视频,尤其是“AI City”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中,所罗列的接入摄像机数量,正是典型的安防监控;只是针对不同场景,商汤对数据的分析思路有所不同而已。
另外,SensePass可视人脸识别门禁机的推出,更是拉近了商汤与安防的距离;不过,0.01%的误识率,让该产品的“工业级”定位很是牵强。
由此基本可以明确,商汤的主营业务仍将长期根植于大安防领域,而当下传统安防公司也处于转型期,这让他们彼此间的交叉领域竞争将会越来越明显。

4、AI+医疗取得突破
智慧医疗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,但很多情况下,针对医疗的方案多以围绕基建、安防为主,鲜有能真正突破到医疗技术中来。
而人们最想要的智慧医疗,不是缴费更简单、停车更方便、杜绝黄牛,而是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问题,提升医疗水平正是其中核心内容之一。此前,早有国内外企业针对医疗影像智能化诊断提出了AI方案,也取得了一些成效,但仍存在技术及推广双难度。
AI头部企业商汤的入局,既说明了其在智能化诊断领域取得了进展,又增强了智慧医疗诊断的发展信心,意义重大。

5、着眼未来,从教育抓起
在半导体领域,头部企业往往都是教育培训、市场销售两线作战,后者意义不必多说,而前者就是为了培养潜力工程师对自身品牌产品形成依赖,当然也是一种重要的市场推广行为。
纵观本次商汤在教育领域的动作,无疑是放眼长远的推广行为,教育用教材、器材的推出,既满足了新时代AI教育的需求,无疑推广了商汤的知名度,巩固其头部地位。不过,其策略不是重点发展高等教育,而是由高中下探到初中,给人的第一感觉是,商汤要进军教育培训市场,这是要成立AI界的新东方吗?

另外,从商汤本次的发布会内容和主题定调,我们也可以推断出其在实战中仍面临一些困惑。

困惑1:不愁资金,愁落地
去年9月10日,商汤在完成10亿美元融资后,有消息传言,商汤正在筹划新一轮20亿美元的融资。在资本的追逐下,商汤的头部效应明显,没有资金匮乏担忧。
但峰会一开场,联合创始人徐立即以“只闻雷声不见雨下”的思考引题,似乎在诉说商汤虽然技术底气十足,但仍面临落地难问题。
资本不断追加商汤,是为了把商汤养大,然后变现;而落地,是AI技术变现的唯一渠道,这给商汤带来较大压力。另外,商汤飞速成长初期同样经历了“圈地”行为——获得地方政府资源支持,这也需要商汤做出相应成绩来回馈政府。
“AI City”推出,或许正是商汤在如上压力下的业绩展示。

困惑2:数据隔阂仍存在
商汤的主力产品是AI算法和硬件化设备,并不开发监控摄像机、交通控制系统、警用装备、环境感知器件等多维数据采集产品,所发布的SenseFoundry方舟2.0哪怕能力再强,都会面临各主管单位和企业的双重制约,前者需要政府部门打通部门数据壁垒,后者涉及企业的利益及核心技术,商汤仅靠一己之力难以打破隔阂。
结合发布会内容,商汤更多地是透露其平台架构设计、可实现功能,并未就实践中的技术问题有所深入,让人们只能对“AI City”的实战能力打上问号。


困惑3:AI+硬核思路未明确

AI落地难,这是众AI公司共同面对的问题,有一种发展思路是,将算法固化为处理器,既解决了算力问题,又可将AI技术更好地落地赋能。
这在AI语音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,而在视频算法、大数据处理方面,除了华为(海思)、云天励飞、依图等少数几家企业外,其他AI算法玩家动作仍不明朗。
作为头部企业,商汤在本次发布会上也没有对这方面的内容有所透露;不仅如此,其所举例的2万个视频接入案例中,对算力的介绍更是笼统。
算力对AI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而通用性产品已不能满足需求,商汤未来是继续采用市面产品,还是合作开发,抑或是独立研发?商汤尚未给出清晰答案,从目前看,商汤更倾向于集中精力解决落地难这一问题中来。